教育背景:
1982-1986年 | 信阳师范学院 | 法学学士 |
1986-1989年 | 西北工业大学 | 法学硕士 |
1989-2001年 | 武汉大学 | 法学博士 |
2002-2004年 |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 | 博士后 |
重点业务领域:
刑事法学
工作经历:
社会职务: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,广东省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,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等
获得荣誉:1.《金融诈骗罪的立法完善研究》,2006年获中国法学会“西湖杯”优秀刑法论文(00-05)三等奖;
2.《性犯罪法律评价的价值审视》,获中国犯罪学研究会2004年研究会三等奖;
3.《论信用证诈骗罪》,2001年获湖北省法学会二等奖;
4.《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探讨—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》,2006年获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第18次年会二等奖;
执业经验:
学术成果著作:
1.专著:《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;
2.专著:《港澳与内地刑事法律比及刑事司法协助研究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;
3.专著:《扰乱市场秩序罪立案标准与司法实务认定》,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;
4.专著:《走进刑法——中国刑法基本理论研究》,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;
5.主编:《玩忽职守罪的认定与处理》,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。
6.主编:《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。
7.副主编:《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;
8.副主编:《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防治对策专论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;
9.副主编:《外国刑法学概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
10参编:《刑事诉讼法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
主要学术论文
1.《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与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研究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11年第2期;
2. 《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之关系新探》,载《政治与法律》2011年第3期;
3. 《论审判视野中罪刑关系的实现模式》,载《中山大学法学评论》2010年第8卷第2辑;
4.《结果加重犯的构造模式与归责原则研究》,载《河南社会科学》2010年第6期;
5.《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之关系新论》,载《法学杂志》2010年第12期;
6.《我国假释制度立法完善构想》,载《郑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9年第4期;
7.《我国抢劫罪死刑司法控制研究》,载《政治与法律》2008年第11期;
8.《我国司法职务犯罪防治对策探讨——以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为视角》,载《河北法学》2007年第1期;
9.《我国死刑立法控制构想》,载赵秉志主编《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》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;
10.《防卫过当罪过形式新探》,载《云南大学学报》(法学版)2005年第3期;
11.《过失犯罪中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及业务过失的判断基点》,载《学术研究》,2004年10期;
12.《未遂犯刑事责任新论》,载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2期;
13.《承继共犯研究》,载《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》2004年第3期;
14.《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地位论要》,载《法学家》2004年第4期;
15.《论刑法中的实行行为》,载《法商研究》2004年第4期;
16.《暴力取证罪原因探析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04年1月8日;
17.《金融诈骗罪立法完善构想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03年11月20日;
18.《法益危险状态说:作为犯与不作为犯区分标准新探》,载《学术研究》2003年第10期
19.《严格责任刍议》,载《政治与法律》2003年第 3期;
20.《试论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形成及内涵》,载《现代法学》2003年第1期;
21.《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及其关系论》,载《中山大学学学报》2003年第3期;
22.《自首新探》,载《学术研究》2002年第2期;
23.《试论客观主义刑法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》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2年第3期;
24.《累犯刑事责任新探》,载《中山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2年第4期;
25.《试论我国军职犯罪的立法得失》,载《河北法学》2001年第1期;
26.《试论读职罪的立法缺陷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01年第5期;
27.《法定犯的认定与处罚若干问题研究》,载《法学杂志》2000年第4期;
28.《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》,载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00年第4期;
29.《论信用证诈骗罪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00年第5期·········等90多篇。
主持科研项目
1.我国死刑立法控制研究,2004中国博士后基金项;
2.渎职犯罪研究,中山大学横向课题,2004;
3.职务犯罪成因研究,最高人民检察院2004年重点研究项目;
4.司法职务犯罪的立法完善研究,广东省人民检察院2005-2006省级研究课题;
5.业务过失犯罪比较研究,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子项目;